close
鼠麴草-菊科
別名:清明草、黃花麴草、厝角草、刺殼草(台語)
學名:Gnaphalium affine
用途:青草藥、入菜食用、做粿
https://taiwanilan.blogspot.com/
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密被白色綿毛。通常於莖的基部分枝成叢生狀。
葉互生,肉質,無柄,匙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圓形,全緣。
頂生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排列,花鮮黃色,由多數的管狀花組成。
瘦果,長橢圓形,扁平,具冠毛,纖細。鼠麴草的花黃色,蓬鬆的花序看起來像是米麴一樣,葉型匙狀如鼠耳,故稱鼠麴草。在清明節前後為主要的花期,故稱清明草。
另一種清明草為蘭科的綬草。
▲綬草(蟠龍參)&鼠麴草
https://taiwanilan.blogspot.com/
傳統上清明節會摘採鼠麴草,搗爛後加入粉團中,來製作草仔粿,可用於祭祀。鼠麴草的嫩莖葉也能當作蔬菜食用。鼠麴草的種子跟大部分的菊科植物一樣,可以靠風力來傳播種子,瘦果扁平而細小,具有冠毛,風一吹就可四處飄散。容易在屋角、牆邊、路旁等地方看到它。
鼠麴草全草可藥用,有止咳、平喘、化痰、袪風利溼、降壓等用途,傳統上於感冒風寒、咳嗽痰多、氣喘,可用鮮品或乾品煎煮飲用。
民間驗方以鼠麴草以白酒加水煎服,用於改善風濕所致的筋骨酸痛。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有需求請詢問專業醫事人員)
2020.04.15初稿 2023.01.18修正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