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菊科:菊科蒿屬

學名:Artemisia capillaris

別名 : 白茵陳、臭蒿、蚊仔煙草

用途:中草藥、野菜。

一張含有 戶外, 亞灌木, 草, 陸生植物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茵陳蒿

多年生木質草本,莖呈圓柱形,多分枝,老莖木質化,幼枝被長柔毛,有縱條紋。

根生葉有柄,二回羽狀深裂,表面密被白色長柔毛;

莖生葉無柄,羽狀全裂,裂片如細針狀

 

一張含有 植物, 茴香, 蔬菜, 植物群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茵陳蒿

頭狀花綠白色,卵球形,多數成疏鬆的圓錐狀排列,

有短梗及線形的小苞葉,蒴果長橢圓形,細小無毛。

 

一張含有 樹狀, 戶外, 植物, 草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茵陳蒿

茵陳蒿每年春季由老莖發新芽,故有「茵陳」之名,長大後似青蒿,故稱茵陳蒿。

中醫認為茵陳蒿於春天藥性最佳,所以摘採春季幼苗稱「綿茵陳」,

中醫諺語:「三月茵陳、四月蒿」。

一張含有 草, 地面, 植物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茵陳蒿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利膽消炎、退黃疸的功效

是肝疾常用的中藥,可用於肝炎、黃疸等,此外也用於排尿不順、感冒、胃炎等。

外用則以改善皮膚搔癢、疥瘡、濕疹等症狀。

 

茵陳蒿

早期蚊香和殺蟲劑尚未普及,民間會把茵蔯蒿的莖葉曬乾,

紮成一束束,放在打過洞的鐵罐子裡,

傍晚放在房間或禽畜的欄圈裡燃燒,可以驅蚊蟲,又稱蚊仔煙草、蚊香草。

 

一張含有 植物, 針葉樹, 亞灌木, 樹狀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茵陳蒿

茵陳蒿的嫩苗或嫩葉可供食用,在部分地區會當作時蔬或香料。

煮飯、烹飪時可加入少許,可增添香氣。

 

茵陳種類

茵陳藥材有兩種常見的種類,首先是菊科的茵陳蒿,另外就是唇形科的牛至(北茵陳)。

 

台灣民間習慣以北茵陳為主要的茵陳使用,

但北茵陳比較屬於清熱解表、利水消腫的用途,常用於青草茶或外感表證。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有需求請詢問專業醫事人員)

2022.01.02初稿  2025.04.01修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茵陳蒿 藥用植物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加加減減 的頭像
    加加減減

    加加減減的生活

    加加減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